榜样“三下乡” | 理学院团委:以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用爱心书写志愿青春
编者按
为引领东林青年以实际行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勇担新时代新征程赋予青年的使命,今年暑期,理学院团委牵头承办开展2022年暑期“三下乡”“大手拉小手”专题社会实践,同时开展“学党史 强信念 跟党走”“扎根龙江 建设龙江”等主题宣讲。
在参与师生共同努力下,11支团队、86人克服疫情影响完成实践,学院累计收到22份团队实践报告,33份个人实践报告。经过学校团委集中评审,学院荣获“社会实践先进组织单位”,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社会实践先进个人、最佳人气团队、优秀团队、社会实践优秀调研报告、优秀视频作品、优秀摄影作品等荣誉18项。
精心谋划部署
确保培训质量
学院团委积极与新疆大学信科学院团委进行师资共享,与共青团宾县委员会进行合作,在哈尔滨市依兰县团山子乡中心小学和哈尔滨市宾县英杰亿阳希望小学开展留守儿童帮扶活动。经过广泛宣传,全校共14支队伍、106人报名实践,学院通过审核、选拔,最终招募11支队伍,共86人参与本次主题实践,所有实践队伍及实践内容均由学院团委进行组织对接,其中两支队伍对接依兰县,其余队伍对接宾县。
在参与校级培训的基础上,学院团委开展了四轮实践专题培训,培训分别从报告撰写与答辩、教学设计与准备、材料汇总与提交、活动对接与跟踪四个方面进行,以把握实践活动方向、确保实践活动质量、保证实践活动效果。同时,在前期学生志愿者与实践地学生进行对接、开展集体备课、制定课表基础上,确保实践团队成员在实践过程中能高效高质量地完成本次社会实践内容,为小朋友们提供优质的课程辅导和爱心陪伴。与此同时,学院团委积极组织各实践团队参与到由校团委开展的暑期社会实践培训当中,如学习到梦空间的操作使用等实践过程中所必须用到的知识。
为了确保各团队在实践过程中的安全,提高参与实践的安全意识,志愿者们接受校团委和院团委的两次安全主题培训,全员签订安全责任书,全面了解本次实践的注意事项及实践要求。
教学形式多样
活动反响热烈
一是东林学子集专业所长,用心施教,奉献爱心。在为期一周的实践中,课程别出心裁,设计寓教于乐。学院团委指导实践团队根据不同年级特点制定相应的课程安排,增添了系列趣味课程,例如科学知识启蒙、手工互动、安全教育等课程,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开拓了留守儿童的视野。在实践中,学生志愿者开展红色主题宣讲课,让红色教育深入童心,且通过观看红色电影、唱红歌等方式展开红色教育,让留守儿童们感受到如今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在心中埋下爱国的种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开展安全教育,通过生动幽默的语言讲述安全知识,防患于未然。
二是支教活动反响热烈,广泛报道,榜样引领。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收获了当地师生的一致好评,影响广泛,被中国网、中国青年网、中国日报网、学习强国、腾讯新闻、今日头条等多家媒体进行报道。
凝练成果丰富
实践成效显著
理学院团委扎实推进,结合疫情形势和实际情况严谨部署把控,取得显著成效。学院团委开展成果总结工作,形成2份5000字以上的主题调研报告,活动涉及我校16个学院的学生,累计志愿服务时长452小时,开展学院社会实践答辩评审会,经过审核对其中4只优秀队伍、9份社会实践先进个人、13份优秀调研报告进行推优申报,实践整体完成效果好,推优率高。同时,社会实践活动入选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展示项目,项目团队被推至2022年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优秀团队。
在总结工作的同时,学院团委充分利用学院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宣传推广,展示各团队社会实践的成果与风采,实践期间共发布稿件10余篇。
持续传递爱心
传承公益教育
教育是持续的帮扶,自2015年始,理学院团委在每年的寒、暑假期,都会组织一批师生志愿者面向乡镇留守儿童开展教育帮扶活动,至今已是第七年,我们愿以实际行动关爱留守儿童,用优质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目前,学院团委也将组织学生志愿者坚持在周末为留守儿童进行线上辅导,一件平凡的小事坚持下去就会变得不平凡。希望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引导青年学生能够化信念为行动,为“中国梦”添砖加瓦,明确所肩负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舍去“小我”,成就“大我”,时刻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紧密结合,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东林学子正以拼搏之姿、奋进之态践行大学生的使命与担当,在社会实践中唱响新时代的青春赞歌!
▼
(左右滑动查看)
往期精彩回顾
来源:大学生社会实践指导中心
编辑:王莹 李孟韬 李晓欣
校对:崔梦琦 苏俣秾 周子颜
责编:李双欣 马颖川 白穆冉 李晓欣
审核:付书朋 栗雅琳 卿珂